轉「樹」生命的奇蹟

轉「樹」生命的奇蹟──生命之樹國際工藝交流展


「生於世,人總是在萬物有盡的定律中,更為渴想永恆。」

國際策展人Edric Ong先生跟Manjari Nirula女士以「生命之樹」為主題,網羅亞洲各地之工藝作品,試圖打破文化、宗教及語言間的隔閡,將族群串聯。歷經十五年的歲月,在十八個國家巡迴,如今終於來到台灣,展開一場跨越時空與民族的生命對談。

圓弧型的展區,藉由作品及隔板擺放位置間的巧妙設計,呈現如年輪般的意象,遵循著生命之樹策展的初衷。從古至今人們對於「樹」的依賴早已深植人心,它存在於宗教中,承載著千年前人們的信仰——可蘭經中的永生之樹、漢人的王母蟠桃。展區由四大主題穿插呈現,以織品布料為主瓷器、用皮編、羊毛等不同材質穿插,從過去細數到現在,從現在仰望著未來。

 

Being Mortal 大地的力量

生命之初,人們畏懼著生存在充滿未知的大自然裡,以找到扎根最深的大樹做為庇護,延續綿延不絕的生命,倚賴樹木建構起的宇宙觀和自我定位,銜接已知與未知、有限與無限。

這次展覽的主意象為印度瓦力族warli(居住在印度西半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及古賈拉特邦之邊界)對於大樹虔誠景仰的痕跡,從左上方便可以察覺日、月及掌管降水的神祇—大母神Palaghata。右方的大樹為視覺中心,童趣地刻畫出人們在大樹下狩獵、祭祀、舞蹈等,將有限的生命無限循環及傳承。印度的世界之樹乃深扎土壤,是提供人及萬物屏蔽的大樹,象徵整個生態系及宇宙。

 

Prayer祈願恆長

或者,永壽,是感慨生命如蚍蜉的人類總是嚮往卻明白無能為力的祈望,所以人們在面臨無數考驗時,以樹為此祈禱寄託。蓬萊塗椅凳,藉由竹、木、石榴象徵台灣傳統婚嫁禮俗中「議婚問名」、「送定」等儀式。

馬來西亞祈願墊,以蠟染技法呈現Traba tree,象徵伊斯蘭的天堂。

台灣卓子絡老師以藍染技藝,創作西王母娘娘的蟠桃園,象徵延年益壽。

 

Fluidity流動

生命之樹的樣貌,自從人類開始跨領域的交流、遷徙,經由時光的層層淬煉將不同的文化衝撞交融,創造出嶄新的生命力,無論是對於材質上的應用又或者對於美感的體現,皆是一大突破。

台灣藝術家刻畫出梅花在寒冬裡綻放的姿態,三塊薄紗飄逸交錯,運用空間上的交錯刻畫梅花傲骨的型態。

澳洲藝術家Susan Fell Mclean 運用羊毛及蠶絲凸顯圖案之立體。

 

Transformation當代轉化

生命之樹跨越時間的長河,也經歷了當代作家的轉化,人們對於永恆依舊有著源源不絕的探訪,啟動著世代對美的體會。噶瑪蘭族捕魚的魚筌Sanku,使用當地材料刺竹、鳥葉竹及黃藤,保留古老的智慧,從竹子本體由內向外延展,如同來自大地成長的力量逐漸展開。

 

展覽資訊

展覽地點: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|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4樓

展覽期間:2018.08.30-2019.01.27

開館時間:週二~週日09:30-17:30

編輯/張婕妤 美編/劉玥吟 圖片來源/張婕妤 網路

返回TCNEWS 32期看更多精彩內容

TCNEWS線上電子雜 誌( 線上瀏覽E-Magazin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