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友專訪╳劉主儀


 

尋找方向,超越自我

她是織品系第一屆系友─劉主儀,而這個名字已經在系上流傳了四十四個年頭。大家對她有這麼高的評價與認同,是因為她不但給系上貢獻了許多硬體資源與設立獎學金,在社會上更展現不凡的抱負,目前擔任永大財團法人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,用自家的積蓄幫助失婚婦女、弱勢家庭、投資國家醫療資源。

事實上,劉主儀畢業後的職涯本身與系上所學關係不大。她畢業後曾在希爾頓飯店擔任秘書,之後放棄出國深造機會而走入家庭,幾十年後成為油畫藝術家。從織品系轉入油畫藝術聽起來並不相關,但劉主儀說:「生活就是一種自然的接受、融入,大學所學對於美學的型態或感受一定會有影響或者我們也可說,繪畫和織品系都是重視美感的領域。」然而,要從一般家管轉入視覺藝術產業,啟發她的,是一次友人從國外回來想要教油畫,想要透過她介紹學生,於是從此走入了這個領域。這份機緣,開啟了劉主儀之後在藝術界長達至今的油畫人生。她不走職業藝術家這條路,讓業餘身分專注油畫創作的真誠,忠於自己的靈感,卻反而更顯獨特,吸引了多方邀展。

 

人生無處不學習

劉主儀總要求自己「不斷反省」,才會不斷扎實學習。而「不斷學習」的範圍,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繪畫創作本身,應該多方拓展。除了做油畫外,他也養成運動的習慣,雖然與藝術繪畫沒有直接相關,卻能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。接觸面向更廣、更深,就能創作出更多不一樣的作品。

她認為,人生最大的快樂,就是來自於「成長」,當然包含了飲食、娛樂、讀書(課內及課外的)、與人的對應、你對自己對世界的想法,以及所有每日我們聽聞的、遭遇的事件的看法。有外在的行為,也有內心的思維。一個人透過生活的方式,逐漸的形塑屬於他自己的價值觀、與世界及他人對應的方法,以及,他的人生態度。

錢財呢?只要夠用就好。但是,一個人的性格涵養、內在思維深不深刻、人生態度是積極是消極,卻需要花上好幾年、甚至一輩子的時間,紮紮實實的經歷、辯證、思考、累積。直到今天,她都還不時在想著何處可以學習,如何可以怎麼樣讓自己感到更快樂。所以,她怎麼都不願意把物質視為生命中最大的追求。

有的時候,我們常自詡為萬物之靈,以為自己該做多大了不起的豐功偉業,卻獨獨忘了自己作為人,最大的目標其實就是「追求幸福」,比如找到人生陪伴,比如帶孩子過尋常的家庭生活。而有甚麼樣的職稱代號,只是個包裝,對於幸福的安置,可以有千百種安排。重要的是,我們到底追求的幸福生活到底是甚麼呢?

 

http://tcnews.info/category/tcnews-full/
https://issuu.com/tcnews.info

 

美編:黃兆伶  

採訪:許庭瑜  

文字:許庭瑜  

圖片來源:許庭瑜  

整理:劉又綺  

[fb_button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