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  45th 專紡織品設計組作品

目 45th 專紡織品設計組作品


賣畫 鄭淳云

伴隨著輕快的日式風格歌曲,模特兒踩著平穩的步伐緩緩走出,彷彿不受世事影響,如一潭淨池般空靈無塵,將大千山水披繞、纏掛於身上,眼神卻無比堅定,恍若尋覓著、等待著伯樂的來臨。作品整體以大地色為基底,延展古老日式繪畫的韻味,鄭淳云將枯山水、浮世繪等元素,以自己的想法做設計 ,賦予古老的藝術嶄新的生命。

最初,淳云被日式畫風的美感吸引,用大面積的緹花及圖案表現,希望觀眾能強烈的感受到作品想要呈現的感覺,也運用許多折子,因為折子是日式主題的重點,除了方便處理,也能與主題相互呼應,更能直接帶給觀眾強烈的日系風格,使作品更加立體。創作過程中,她嘗試了各式紗線,希望能織出漂亮的折子,一開始以淺色居多,但後來發現緹花的折子更能凸顯作品的主題,製作後期更因靈感逐漸湧出,添加許多手縫技術,使作品整體的感覺更加立體。在所有作品中,鄭淳云提及最喜歡的是第一套衣服,外套上的枯山水的紋路與畫軸紋路相互印襯,對作者而言這不僅只是一套服裝,更是一個藝術品。

靈感來源

鄭淳云創作靈感來自於Arizona tea的設計,她發現瓶子上的圖案及色彩搭配十分迷人,於是藉此為發想主題並慢慢延伸。在研究及探討後,她決定以日式繪畫當作主題。創作初期,鄭淳云連設計圖都沒有想到,因為她是一位對於顏色非常敏銳的人,所以作品的靈感是先從圖案及顏色相互搭配開始,款式則是最後才逐漸發想而來。

鄭淳云也將自己投射於作品裡,因為賣畫的人往往是作者本人,帶著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四處尋訪,希望能找到欣賞自己的知音,也期盼著能自己的畫作能與一路走來的心情如出一轍,因此,這次獲得倫敦走秀的機會的她,對於自己的作品終於順利賣出而感到雀躍與欣喜。

困境及突破

畢展面臨的困境主要分為兩種,第一便是操作上的困境,相較於國外的服裝學院,台灣能得到的資源十分有限,能得手的紗線來源其實都是庫存,因此顏色及款式相對不盡人意;再來,系上為了管理上的方便,對於地下室設有較多限制,如使用時間等,都為成了許多阻礙與困難。

畢展就像馬拉松,剛開始大家滿腔熱血,但隨著時間逐漸沖淡了一開始滿滿的熱情,心情曲折返繞。她在 ACE 中受到極大的打擊,由於同學的作品都十分優秀,相比之下,她認為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,評審老師的評語及成績都不甚理想,甚至是一度需要補考,尤其是最後 GAC 的成績,是自己歷來的成績中最低的一次,當時的她陷入無盡的低潮,但淳云強調每一次的低潮都是她重新檢視作品、修正作品的最佳的時機,她勉勵自己不能一味地陷入負面情緒中,而是要思考該如何改進,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,最重要的是:相信自己並超越自己。

帶著作品到倫敦展示,除了能證明自己的實力、獲得滿滿的感動外,她更要感謝一路相伴的朋友,特別是她的男朋友,每當創作遇到瓶頸而卡關停滯時,兩人一起討論設計的過程都能啟發她,帶給她更多創新的靈感,鄭淳云也表示從沒想過能得到這個難得的機會,將作品帶出台灣,讓世界看見。

許唯真

一進入展場中便能看見一片墨綠色的牆,掛上繁花盛放的布料,花與葉之間依附的千嬌百媚,讓人有種誤闖中世紀花園的錯覺,在古老的門旁掛著兩套碎花洋裝,讓人腦中浮現無限聯想畫面,想像著少女天真浪漫地在花園裡嬉戲打鬧,累了便躺在灑滿鮮花的沙發上歇息,將夏天的秘密撿起,放入桌上的時光寶盒中,希望能收藏最美好的時光。

主題是 After blooming,她想表達的涵義便是花朵盛開之後,即將枯萎的那段時間,色調濃郁深厚,每一朵花都是唯真親手繪製,以各種形態作為描繪主題,像是花朵半開全開及枯萎的時候。為了讓圖案生動寫實,許唯真透過帶有灰調的濃郁的色彩,使整體作品呈現復古及優雅氛圍,將花盛開後歷經風雨、茁壯成熟的韻味表現得唯妙唯肖。

畢展的困境及突破

BAC 的時候,許唯真覺得花是一個十分平凡且隨處可見的東西,因為不想讓作品顯得枯燥,因此在提案的時候思考了許久,為了使主題的概念能更加明確、特別,最後她整合了老師及同學的意見,將現有的作品賦予深層的色彩,展現花期將至、即將枯萎的樣貌,以顏色營造作品的概念。

許唯真表示一路走來最重要是身邊的夥伴,因為畢展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,持續做一件事容易使人倦怠,因此必須找到支撐自己堅持初衷的信仰,並且要擁有能勇敢說出自己作品盲點的朋友,使自己得以勇往向前。對於這次的優選獎,許唯真表示其實大家的作品都十分優秀,而這個獎項對她來說是莫大的肯定與鼓舞。

靈感來源

許唯真於大三的「圖案設計」課程中,累積花朵圖案設計的實力,啟發了她對花的喜愛,加上有個愛花的媽媽,在家裡種有一片花圃,讓她得以每天記錄花的不同姿態,仔細觀察,以照相的方式記錄,再親手繪出花朵在每個時期的狀態,呈現出她想要的寫實感,組合出最終作品的型態。

曾玉秋

曾玉秋一開始想要做與海洋有關的作品,因為自己喜歡珊瑚的多樣型態,但又不想要因此侷限作品的內容,而將珊瑚千嬌百媚的姿態延伸成一位女孩談戀愛的心態,因此將作品命名為 HUSH HUSH,表現出「我喜歡你」是個秘密的感覺。曾玉秋將珊瑚分為三個階段:

第一個階段,是最絢爛斑斕的時期,代表一個女孩剛喜歡一個人,最美好與單純的時期,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很開心的時候;第二個時期,展現出女孩的脆弱與搖擺不定的心情,若對象對自己若即若離,或跟別的女孩較有好就很容易吃醋,是一個扭曲的過程,如同珊瑚慢慢白化般;最後一個階段是珊瑚產卵,珊瑚固然脆弱,卻擁有著無限生命力,曾玉秋表示這就像女孩們一樣,面對感情雖然有脆弱的一面,卻也能從一段段感情裡成長、重生,變成如同珊瑚產卵後更迷人的姿態。

展場中,每一塊布的旁邊都附有一個對話框,那是布料的獨白,再經由不同布料的連接拼湊成一段專屬女孩的故事。故事的開端,女孩愛上了男孩,如同珊瑚依附著海洋,因此第一塊布曾玉秋選用局部雙面布,布面以藍色為基底,再以鮮豔的紗線穿梭,用以隱喻珊瑚,表達如同海洋潮流般蕩漾的形態,牽動著珊瑚繾綣飄盪的意象;再來便是女孩開始害怕猜忌男孩是不是也喜歡著自己,因而變得毫無生氣與缺乏自信,曾玉秋以珊瑚白化展現青春期女孩的不安與對自我全然的否定,這塊白色布料是由不同白色花紗搭配規律的浮長組織組合而成。歷經百般波折輾轉,女孩發現其實男孩一直都默默陪伴在自己身旁,只是以前的過度煩惱而忽略男孩也是愛著她的,因此白化珊瑚開始出現了海洋的痕跡,象徵海洋一直不離不棄的守候,到了最終兩人相互告白,終於走在一起,鮮豔的布疋參和著純白珍珠,象徵珊瑚產卵時旺盛豐沛的生命力,布料以許多花式紗呈現,成功帶出作品的立體感。

曾玉秋對於顏色十分敏感,創作初期先找好發想圖片,並從中選出顏色,將其轉化成色票排列,再將所有色彩加上一層粉紅濾鏡,但如此夢幻款式的紗線很難在市面上找到,因此許多紗線都是曾玉秋自己染色紡紗而成。

曾玉秋表示,自己創作時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,容易在看到他人的作品後,懷疑自己的不足,因為自己是一個十分直覺性的人,而作品多屬結構性的創作和有許多的色彩搭配,不會像其他同學精細的畫下自己的作品,嚴格規定每一公分要什麼顏色,所以她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多而開始糾結煩惱,其實她曾經也嘗試著變得與別人一樣,但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,其實那並不是真正的自己,因為在那些作品裡沒有她的影子;再來便是與指導老師的磨合,曾玉秋覺得有些作品只要淡淡地點到情緒就好,但是老師希望她的布料更加豐富,使她時常在別人的意見及自我的喜好中拉扯,無法平衡。

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一塊塊立體的布料沒有複雜的織紋,卻能產生獨特扭曲的形狀,曾玉秋運用紗線和布料的特性,例如,彈性紗與非彈性紗、雙面布及單面布、浮長與平紋的變化,透明不透明,超粗的紗線和極細紗線等,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即使沒有其他人心細,卻有著一顆喜勇於嘗試的心及不怕失敗的勇氣,造就曾玉秋與別人的不同,不愧於同學們將她封為「花式紗女王」的頭銜。

 

 

編輯/張婕妤 美編/張啟筠 圖片來源/許唯真 曾玉秋 鄭淳云 張婕妤

返回TCNEWS VOL.30看更多精彩內容

TCNEWS 線上電子雜誌 (線上瀏覽 E-Magazin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