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人類的連串思索—現代驅魔師—科技發展與人類本質間的探索

後人類的連串思索—現代驅魔師—科技發展與人類本質間的探索


「今天如果『科技』扮演了『驅魔師』的角色,對人類進行全面『優化』,那麼傳統意義下的『人之本質』仍會存在嗎?」-蕭淑文
現代驅魔師的展覽主題主要在探討科技的持續發展下,從人類過渡到後人類主義中心的一連串思想。法國哲學家貝爾納・斯蒂格勒直言人類是經由技術而進化,是一種外置化的過程,那麼隨著技術進化,人之所以為人的定義又會出現怎樣的轉變?當生物與科技結合,卓越的技術補足了生物本身的限制,開始出現人工心臟、人工眼角膜等,經過重組的「人機合體人」與「純正人類」本質上會有什麼不同?倘若「科技」取代了「上帝」,人文主義中上帝與人類以某種形式存在的想法被瓦解,無法自圓其說的思想,勢必也會受到巨大撼動。此展覽便是向後人類的意義提出質疑,並且進行未來該往哪裡發展的種種處境思考。

「計算機之父」馮・諾伊曼說過:「技術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……我們將朝著某種類似奇點的方向發展,一但超越了這個奇點,我們現在熟知的人類社會將變得大不相同。」不論是哲學家、科學家、未來學家皆提出相同觀點,認為在未來的世界中,以人類為中心的世界觀將會結束,機器將會成為主體,統治或是取代人類,未來人類甚至可能成為機器生成的「第二自然」。面對這些新課題,藝術家們將這些世界的複雜性,以雕塑、影像、光影、物件、畫作、聲音等方式結合呈現作品,希冀找出在後人類主義風潮下,藝術世界的關聯。

亮點作品一
此作品為立陶宛雙人創作組合Pakui Hardware作品《下腹》,人群在作品的半透明薄膜下走動,而觀察者必須爬上樓梯,才能清楚看見隱藏在裝置中的作品主體,是由人造材料參照人體器官做出的擬態物,以生物科學理論和技術人造物來呈現後人類的文化涵義和信息迴路,策展人蕭淑文說,Pakui Hardware的創作總是在思考生物學與合成學,因此在這個作品中,我們只會看見器官的假體,卻看不見身體的存在,每一個器官都像是在培養皿中生成,但當身體與有機體分開後,身體是否能擁有真正的自由呢?


亮點作品二
此作品為比利時裔美國藝術家Cécile B. Evans錄像裝置《心之所欲》,創造出一個具有人類特徵的全能系統(HYPER),透過各種不同的故事背景切換,不斷地游移在「真實的」與「偽造的現實」的邊界,表現了由物質、能量、空間和時間壓縮而形成的世界觀點。展間為全黑暗室,空間內設有水池,使影像於播放時與水面倒影呈現游離感。


亮點作品三
此作品為臺灣藝術家陳瀅如《致幻記III:2-19-20》,空間中透過光影、聲音、素描、物件及影像來描述夢境與意識之間轉換的場景,陳瀅如表示:「這件作品它整個都是夢出來的,夢是有力量的,靈是真實存在的,靈給予人類的禮物就是夢境。當大家走進來時,可以把眼睛閉上,感受聲音的流動,也擴張你的意識,並藉此再現夢的學習跟聲音的力量。

作者:羅晾玄

TCNEWS VOL.45更多精彩內容

TCNEWS VOL.45完整版下載
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mottimes.com/cht/article_detail.php?serial=2706&type=0
https://www.tfam.museum/Exhibition/Exhibition_page.aspx?id=694&allObj=%7B%22JJMethod%22%3A%22GetEx%22%2C%22Type%22%3A%222%22%7D&ddlLang=zh-tw
https://artemperor.tw/focus/4481